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战国时就成为燕国的下都;
隋开皇元年置易州;
开皇十六年置易县;
从五代时期,到宋代,元代,
清雍正十一年,由县升州,
领涞水,涞源(广昌)两县;
1946年恢复易县。
我们易县,
崭新的面貌却又有沧桑的味道,
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变迁却依旧生机盎然!
燕下都遗址——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遗址。
黄金台——位于高陌乡燕子村西,据说是燕昭王专为招贤纳什而修筑的。
荆轲塔——荆轲塔是为古义士荆轲而建,又称圣塔院塔,塔建在荆轲衣冠冢上,系沙石堆集而成,即古时荆轲馆故址,也是荆轲的衣冠冢。
老子道德经幢——始建于唐开元26年,历经1200多年的沧桑。唐玄宗李隆基认为老子是他的远祖,故亲自为“老子道德经”作注,并刻石立幢经传后世。
清西陵——它是清朝四个皇帝陵、三个皇后陵以及一些王公、公主、妃子园寝的陵墓群。是中国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、品种最齐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,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。
要问我大易县什么最多?
当然是山啊!
易县地处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过渡倾斜地带,
十分之七为山地,
与定兴县相邻的高陌乡是全县唯一平原乡。
狼牙山——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,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,群峰林立,状似狼牙,涧峡云雾飘渺。"郎山竟秀"为古易州十景之一。
千佛山——传说在隋朝年间,有一些佛家能工巧匠在沙峪口的一个溶洞内雕刻了一千尊佛像,供佛家弟子学习、奉仰,由此得名千佛山。
云蒙山——因为山中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,"云蒙叠翠"为西陵八景之一,桃花、瀑布、红叶、冰雕堪称"云蒙四绝"。
凤凰山——因形似凤凰鸟而得名,是块风水宝地。清朝皇帝康熙五年,后私访曾派大臣预选陵址,并立标记:"头戴紫荆冠(关),脚趾凤凰山,右拄五峰寨,左扶九龙山"背面写:"先立后用"。
五峰寨——半岛由大难坨、单寨、双寨、麒麟山等5个主要山峰组成,这5个山峰如同众星捧月,把最高峰威王山围在中间,像一朵盛开的莲花。
我们易县
河水、湖水,应有尽有,
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水天堂。
易水河——易县,因境内有易水而得名。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,这是《易水歌》中的名句。
易水湖——南国风情的易水湖勾划出桂林山水画,游客留下佳句称:七仙到此度国舅,易水湖山水小桂林,欲知此处风景美,何必千里下江南。
易县之美,美在色彩斑斓
不同角度的易县
景色宜人,如诗似画
花 海
易县的花季,像刚落地的娃娃,从头到脚都是新的,到处充满了朝气,油菜花,牡丹,桃花、应有尽有,数不胜数。
(狼牙山樱花)
(狼牙山蓝香芥)
(紫荆关油菜花)
(南城司油葵)
(十八跑海棠)
夜 晚
华灯初上的夜晚,喧闹了一天的小城开始了夜间的繁华。霓虹灯下、人行道旁随处可见匆匆赶路的身影,如梦似幻…
(恋乡·太行水镇)
(燕都古城)
(西关大桥)
秋 天
易县的秋天,真的是一幅美丽天成的画卷。夕阳西下,飒飒秋风,树叶子黄了,挂在树上,像一朵朵黄色的小花,金灿灿,美极了!
(井尔峪柿子)
(狼牙山木栈道)
(黄柏坨)
(蚕姑坨)
冬 雪
易县的冬天,大地银装素裹、耀眼夺目,最美不过,瀑布下搭起美丽的冰桥,令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(小盘石雪景)
(太行水镇雪景)
(荆轲公园雪景)
(狼牙山滑雪场雪景)
(清西陵雪景)
易县的美食太多了,
各种美食有滋有味
不管是大餐还是小吃都秀色可餐,
让人回味无穷。
(良岗缸炉烧饼)
(满族皇家特色菜)
相比于北上广的快节奏
易县用一首诗形容最好不过
秋色春鸟冬雪飘,
暑去寒来雨潇潇。
庭前观花邀明月,
不争朝夕乐逍遥。
(听松书院等你来“听松”)
(逛逛易县美丽乡村)
易县,
一座久经风雨仍屹立不倒的沧桑古城,
来到这里的人,赖它;
离开这里的人,念它;
生在这里的人,爱它;
死在这里的人,守它。
一座城,数代人,百年光阴...
图片均来自网络,感谢各位摄影老师辛苦拍摄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